建水县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药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建水县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益建立机制,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奋力开创中医药传承发展新局面。2021年12月,建水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

建水县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益建立机制,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奋力开创中医药传承发展新局面。2021年12月,建水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2019—2021年创建周期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增强干事活力

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建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配套政策,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建水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将中医药服务能力指标纳入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每半年开展1次督查。建立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进部门协作配合,开创民族医药新局面。

实行激励政策,制定《建水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护理、手术、中医特色服务类项目价格。制定《建水县村卫生室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实施方案》,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建水县辖区内的红河州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类医院标准;建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配置9种中医诊疗设备,能够开展22种中医适宜技术、开具335种中药饮片;建水县妇幼保健院按照《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要求开展12种中医适宜技术、开具246种中药饮片;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均能够提供艾灸、刮痧、拔罐、推拿等服务;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目前,该县已形成以红河州中医医院为主体、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格局。全县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64个,每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都有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

打造中医名片

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制定《建水县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试行)》,支持各地中医专家到建水县开展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对经批准设立的专家工作站,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其中,院士建站的给予补助15万元,专家建站的给予补助10万元。设站专家带科技研发项目、发明专利、专有技术等给予工作站10万元—50万元扶持,在建水县取得科研成果并进行“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给予工作站10万元—50万元专项科研启动经费扶持。目前,红河州中医医院建成国医大师石学敏、禤国维、张震,全国名中医孟如,云南省名中医李斯文、夏惠明、严继林,安徽新安王氏内科、郑氏喉科,红河州首届医学学科带头人纳猛等13个专家工作站。

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全科医生特色岗位计划人员培养与聘用,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充实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2021年,全县培养定向医学生90人(其中,中医类23人),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20%以上。适时分期分批安排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继续教育、三基训练、专科人才骨干培训,着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与云南中医药大学签订培训协议,建立联合办班培训机制,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目前,共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2人、云南省名中医1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6人、云南省最美中医1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2人、国医大师张震第三批学术继承人1人。

抢抓中医药发展机遇,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中药相关衍生品为延伸方向,拓宽中药产品服务领域,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红河州中医医院合理利用名老中医专家临床实践经方,研究与应用中药生产技术、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出112种院内制剂和五行紫陶火罐、膏罐、太极紫陶刮痧板、降压枕、驱蚊香包、皮肤护理精油、玉容皂等中医药产品。红河州中医医院曾参加第4届、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和昆明·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荣获最佳展台奖和最佳组织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成为建水县“中医药+旅游”一张亮丽名片和中医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刘雯霁 审核:卢秀丽)

1

文章来源:《中国药事》 网址: http://www.zgyszzs.cn/zonghexinwen/2022/0324/669.html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
下一篇:天津市中药药事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开展2021年基层

中国药事投稿 | 中国药事编辑部| 中国药事版面费 | 中国药事论文发表 | 中国药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药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